被烫了起水疱,主要是因为局部皮肤被烫伤后,产生炎症,引起皮肤微循环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出现渗出液,形成水疱。
烫伤是指由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等)或高温蒸气等导致的组织损伤。烫伤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包括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其中Ⅰ度为表皮烫伤,不会对皮肤微循环血管通透性造成影响,故一般没有水疱。而III度的皮损严重,可能导致皮肤脱水或出现干性坏死,也没有水疱。因此,通过被烫了起水疱,可以基本判断为属于浅Ⅱ度或者深Ⅱ度烫伤。
建议在烫伤后立即用凉水冲洗,降低烫伤部位皮肤温度、缓解疼痛。水疱较小的情况下,水疱可以自行吸收并结痂脱落,不宜挑破水疱。水疱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帮助下挑破水疱,并抽吸、引流,促进恢复。
烫伤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碘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灭菌、防止感染,并涂抹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等促进皮损处恢复。在治疗期间,需要做好水疱部位的护理工作,避免受到污染或者外力刺激,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