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斗酒再现邯郸"五斤姐" 11分钟灌5斤痛苦异常

这是用生命在喝酒

“邯郸五斤姐”的视频虽然火爆,但绝大多数网友对此并不看好,纷纷指责“这是用生命在喝酒”、“这游戏迟早要害死人!”

其中网民“心灰意冷”称:别拿无知当无畏,你们这是朋友吗?“娟姐驾到”留言:要真出事,一个都别想跑,都会追究法律责任……这跟把朋友往悬崖边上推有什么区别?

邯郸市第二医院内科的李医生表示,乙醇进入人体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醛,乙醛毒性高于乙醇。乙醛又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无毒无害的乙酸。普通人体内的这两种酶都很少,只有个别人活性很强。因此,人们饮酒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严重者或造成死亡。据李医生讲,五六十度的白酒,正常人一次性饮酒2斤以上即可致死,每天最好不超过2两。他呼吁应该立即停止这股接力拼酒风。

临近年末,对于实在推不开的应酬,李医生建议饮酒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一是在喝酒前“垫一垫”、吃点东西来防止喝醉,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最佳。因为足量的蛋白质可以缓解血液对酒精的吸收,可以用一点主食、一点肉类和一小杯酸奶就可以作为良好的“酒前餐”。二是别“渴着”喝酒,在喝酒前喝一些水。如果在饮酒前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而后喝了大量的酒就可能加重酒精对肝脏的伤害。三是不喝“起床酒”,指的是在没怎么活动身体的情况下饮酒。在饮酒前做一点运动,能够刺激体内新陈代谢,加速酒精的分解速度。

喝死人劝酒者要担责

昨日,网络上开始传出河南“六斤哥”已酒后不幸死亡。虽然这一消息目前无法考证。但法律界人士明确指出,一旦喝酒者醉酒死亡,同桌人要担责。

对此,北京德和衡(邯郸)律师事务所的郑军律师进一步解释说,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过错归责原则,即无过错无责任,有过错须担责的原则。劝酒的行为性质上属于“情谊行为”,在情谊活动中,当事人基于聚餐饮酒或者相约旅游等共同行为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并基于此关系而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从善、理性、合理地信赖、照顾、保护的注意义务。如果在酒桌上极力劝酒或者任凭酒友超合理限度大量饮酒,事实上已经违反了法律上的“合理注意义务”,因此在法律上存在过错,需要对酒友的死亡承担责任。对于饮酒后出现意外的,喝酒的人过失较大负主要责任,劝酒者负次要责任。